▲2013年,学校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简称为“附属医院”)为主要依托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2014年,附属医院获批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启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015年,附属医院开展专硕并轨培养工作,开启了医教协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2018年,附属医院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首批重点建设单位;
▲2022年,附属医院获批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2022年,附属医院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资格;
▲2023年,附属医院肾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近五年来,临床医学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
为科学分析附属医院医学教育工作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
全面提升临床教学能力
10月22日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主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和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筑牢立德树人主渠道、深耕育人育才责任田,抓好医教研工作协同发展,优化教学管理和培养体系,更新临床教学理念,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全面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优秀医学人才。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出席会议并讲话。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定彬,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良清为会议致辞。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华锋作工作报告。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讲话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作题为《牢记初心担使命,教学相长创一流》的讲话。他指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水平是医科大学水平的关键标志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有一流附属医院是医科大学践行大学使命的最重要的底气和支撑。他对附属医院的事业发展和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对附属医院广大医护员工为教学工作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并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附属医院始终坚持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努力实现“医教研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历史关键节点,站上了新起点、有了新支点,要有更加清醒、清晰的创新发展思路和树立战略意识,要进一步凝心聚力、鼓舞士气,面向未来跑出新速度。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举办教学工作会议,体现了医院党委对医院改革发展谋篇布局的高度,体现了对大学附属医院的使命、责任、担当的认识,体现了对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特有的发展优势和特有的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附属医院专题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从中寻找和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动能,具有很高的战略自觉性和把握历史机遇的敏感性。这不仅仅是一次“教学会议”,更是一次“发展大会”。
二是希望附属医院始终守正创新,更加科学、精准地把握“教学相长”“医教相长”“科教相长”的规律,积极探索医院教育教学规律、创新医院人才培养机制体制,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医院在更高目标上的高质量发展。
大家有没有深入思考过,为何一流医院都是大学的附属医院?有没有细细品味过,为何那些向进一步发展有更高追求的医院都希望成为大学的附属医院?教学查房,教的是学生,长的是医生;临床带教,带的是规范,保的是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讲台上的一天,堪比手术台上一年”“教室里一节课的凝练,堪比病床前收治百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实际上这就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和医院本身自我成长的核心内生动力之一。对一所医院来说,有教学和无教学,从发展的动力机制上就已经不在一个起跑线。看看,一流水平的医院有没有教学不好的;想想,有没有教学水平不高的医院是水平一流的?任何一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当然都要兼顾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教学,就是一个既兼顾当下又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战役性、战术性兼备的主战场。
当然,医院的教学工作如果从教学的角度来抓,那教学工作肯定很难做好,往往就成为了“鸡肋”,甚至成为“负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有把教学工作当成医院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来做,医教研三足并立,“教学相长”的“活力”才能出来,教学工作就会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动力”,就能够实现医教相长、科教相长,就能够实现医教研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三是希望附属医院的广大医护员工,始终如一地坚守“医师”“教师”双重角色,肩负“救人”“育人”的责任、担当,将“悬壶济世”与“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融合一体,坚守“大医精诚”和“为人师表”的执着追求,在培养热爱人民的卓越医学人才的崇高医学教育事业中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成为广东医科大学卓越教师队伍的佼佼者。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从时间的长河,来看一所医院的历史贡献和价值,挽救生命、呵护健康,治好一批批的病患无疑是很重要的,但要想有更高的价值和追求就绝不仅仅于此,还需要“一代代的人才辈出”,还需要“层出不穷的医学创新和技术革新”,不仅要有“杏林”,也要有“桃李”。没有一流教学的医院绝不可能成为一流医院,没有高水平学术创新的医院也不能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在从一个单体单一院区的传统型医院建设成为多院区、智慧型的城市医院集团,正在从高水平医院建设为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从而建设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希望附属医院党委带领全院医护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念、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正如你们今天的会议宣传主题里所说的“守正创新担使命,奋楫笃行冲一流”,实现附属医院更高愿景的新发展,站上更高的历史台阶,不负大学的重托,不负医护员工的期盼,不负奋斗造就幸福的新时代!
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定彬致辞
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定彬表示,回顾附属医院53年来的发展历程,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紧紧围绕学校党代会“1133”发展战略思路、医院“十四五”规划和医院首届学科建设会议工作部署,以推进高水平临床专科建设为核心,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医教研协同,鼓励教育创新研究,不断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蔡定彬强调,医学教育是医教研发展中重要内容,是学校和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结合新时代新要求,附属医院仍需大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提质效、增后劲、追卓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医院临床教学模式与方法,迭代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响应“新医科”建设的新要求,推动临床教学理念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将人才培养的中心从治疗扩展到预防、治疗、康养,构建医院高质量临床教学体系,全力培养勇于担当祖国复兴伟业的大国良医,为学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和医院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良清致辞
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良清表示,在附属医院一代又一代老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打造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品牌,获得了“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荣誉。连获国家级教学奖项,附属医院教学工作正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对医院今后的教学工作,他提出,一是要抢抓机遇,夯实新医科新根基;二是要持续顶层设计教师成长新体系,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三是要狠抓教学质量新机制,塑造国家一流专业新品牌。
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华锋作工作报告
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华锋作题为《守正创新担使命 奋楫笃行冲一流 全面开启医院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医院教学工作报告,从建院以来教学建设工作历程、医院教学工作现状、宝贵经验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下一步工作思路、目标和举措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他表示,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要锚定“国家一流教学医院”这个总目标,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使命感,以比学赶超、竞标争先的新姿态,守正创新、奋楫笃行,在附属医院全面开启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新征程中谱写教学工作的绚丽篇章。
工作汇报
会上,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远起作医院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志远作医院住培教学管理工作汇报。
分享经验
超声医学科副主任谢君分享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医学传播学教研室副主任陈欣欣分享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经验,神经内科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周海红分享了研究生及住培教学经验。
表彰:教学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刘华锋宣读表彰文件,会议对医院优秀全程导师、优秀住培秘书、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优秀专业基地、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基地主任(教学主任),校级教学基地优秀带教老师,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校赛获奖者,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省校级教学课题、教学论文、教材获得者,校级一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基地、教师发展中心、课程教研室、专业建设项目奖,省级一流课程奖等代表进行表彰。
表彰教学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部分)
为教师敬献鲜花
会上,学生代表向教师代表敬献鲜花,新进教师代表向荣休教师代表敬献鲜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医院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涌现出无数优秀的教师代表,他们在讲台上奋斗一生,只为将“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传承好、发扬好。
参加会议的还有学校人事处、教务处、医院管理处、团委、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研究生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等机构负责人,附属医院荣休教师代表、优秀教学项目获奖代表及中层干部。(文/刘 喆 陈瑶瑶 图/刘 喆 王 喆 编辑、初审/陈瑶瑶 复核/周 圆 审发/冯锦山)